柠檬酸铁铵系感光吸水性较强的药品,要闭光防潮保存,严防药品走光或过期,否则,感光漂洗后的日照纸会呈现墨绿色或蓝色,记录迹线难以辨别。
地面故障主要是仪器性能、机械的质量问题,这种问题经调整多数能克服。地面故障、原因及除方法详见表1。高空故障主要反映在探空信号递方面。
目前,检定测湿仪器所用的设备为DJM10湿度检定箱,它是由箱体、数字式标准干湿表和测控系统等部分组成,设备无腐蚀、低噪音、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故障,给检定、校准工作带来不便。
针对2006年7月31日发生于陕西省的强雷暴灾害性天气过程,对闪电定位监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自动站降水资料之间的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局地性短时暴雨天气发生前,地闪频数有一个“跃增”;短时暴雨发生时,地闪频数较高,正闪与负闪的比例较低,各区最大正负闪比例仅6.7%,强度较大的地闪多分布于地闪密集区。空间上,地闪密度大值区与短时暴雨中心落区基本一致;时间上,地闪最大频率出现比短时强降水的发生提前30min以上,说明地闪最大频率的出现对强降水发生有指示意义。通过地闪与不同仰角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回波的叠加分析,发现1.5°仰角上二者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地闪演变对30dBz以上雷达回波的强度和移动演变有引导作用。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运用天气学方法和诊断技术分析了2007年7月19日的区域性暴雨的成因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受东北冷涡后部横槽、西风短波槽、西太平洋副高和低空西南急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暴雨上空具有强烈位势不稳定,K指数>36oC;暴雨发生在高空急流右侧的强辐散区;水汽主要来自中国南海,低空辐合高空辐散以及螺旋度低层正高层负的配置有利于暴雨形成。
利用2005—2006西安多普勒雷达冰雹天气产品资料及渭南冰雹实况资料,对渭南19个典型雹日回波资料分析。得出指标:降雹时反射率因子(R)>50dBz,组合反射率因子(CR)>55dBz;降雹前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值有一个明显的“跃增”变化,降雹时VIL值在50kg/m2以上;速度图上的对流辐合特征、“逆风区”、中气旋是有效识别冰雹雷雨大风的判据指标;云顶高度(ET)结合其它产品,可提前做出预警。
利用2007年清水川电厂50m和府谷县气象站10m同期自动站风逐时观测资料,建立两地各月逐时风u-v分量回归方程和两地四季不同风速档次风向相关矩阵。依据回归方程回代获取厂址50m风的拟合资料,采用风向相关矩阵修正拟合风资料的风向结果。对修正后的风向结果验证表明:修正后的风向资料基本反映了厂址风向分布特征,效果较好。依据府谷县气象站1996—2005年10m风逐时观测资料,重建1996—2005年厂址50m风资料,并采用风向相关矩阵修正重建厂址50m风资料的风向结果。
对2007-06-16—22陕西关中连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动力学分析,认为:500hPa乌拉尔山稳定的长波脊和东北到鄂霍茨克附近的长波脊、贝湖低槽和高原上低值系统的维持是造成陕西连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中低层青藏高原东南侧到河套有西南气流发展并维持,为阴雨天气提供充沛的水汽和能量;700hPa切变线是连阴雨期间降水形成的动力和辐合机制;当关中处于高能舌和湿舌区时,降水明显;地面上四川到陕西有倒槽生成时,对应的降水强度大。当东路冷空气减弱消失只有西路冷空气影响时,相应的降水也减小。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云顶亮温资料,对2006年6月24—25日陕西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存在逆温层。强对流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高低层湿位涡“正负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天气发展的有利形势。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层湿位涡正压项等值线密集的零线附近及湿斜压项的正值区。
针对陕西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具有特殊结构的建筑物,依据相关规范对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图纸进行审核。介绍防雷类别的判定方法,提出工程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设施的具体整改措施和施工建议,并对整个法门寺建筑群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建议,以达到综合防雷效果。总结建筑物防雷设计中容易忽略的事项,为防雷设计审核工作提供借鉴。
近20a的短期气候预测评分办法有1987年中国气象局下发的《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1990年5月气天发(1990)26号《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第一次修订)(简称《老办法》)和1999年7月起执行的中气预发\[1999]15号《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定暂行办法》(简称《新办法》)。
受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及余震的影响,陕西部分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质量受到影响。根据5月地面气象观测报表数据及宁强、略阳、宝鸡县等9站原始记录发现,影响主要表现在供电、仪器安装标准、观测数据异常等。
自动气象站设备长年在野外工作,无人值守,有些设备故障发生率较高,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数据无法上传到中心站。以海南为例,2007年3月—11月期间自动气象加密站设备故障发生统计表明,造成故障的原因主要有电源电压不稳定、硬件设备损坏(包括SIM卡损坏等)、参数设置错误、GPRS信号弱或无信号等,其中电源电压不稳定造成的故障发生率最高为35%,其次为硬件设备损坏,故障发生率为25%。本文依据加密自动气象站维修的实际经验,开发了自动气象站故障智能诊断器。
结合气象科学特点,依据国家标准和规定,介绍气象科技论文中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的规范表达形式及需注意的问题,为基层气象科技人员撰写科技论文提供帮助。
地震救灾中安置灾民的防震棚区的防雷措施,选择安装相对容易、性价比合适的独立避雷针装置。安装高度分为7m和10m二种,安装选点原则参照陕西省最新地方标准DB61/T438-2008《救灾过渡安置房防雷技术要求》第4.1.2和4.1.3规定,安装施工按规范要求进行。
低空探测(低探)是大气环境评价中经常遇到的工作之一,由低空探测仪所得到的结果易受到观测能力和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在分析2005—2007年PKUDT-512型K系列低空探测仪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最近直线距离法”数据处理算法和流程,编制业务系统,可以机器自动处理,也可以辅助人工处理。
每年季节转换时,地面气象观测的有关项目要做相应调整,除了及时将有关仪器停用、启用,还需修改现用的Ossmo2004软件中相应参数,以保证停用的观测项目栏被屏蔽,启用的观测项目栏内可读、写入数据,使各类数据文件正确生成。具体操作中,有一些细节问题若忽略,会影响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12121”气象电话服务作为气象部门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之一,担负着向社会公众发布最新气象信息和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重任,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是气象部门树立公众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人们了解气象信息最直接的途径,给气象部门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12121信息内容与电视、报纸、气象短信、Internet上发布的天气预报雷同,致使12121拨打量增长缓慢甚至是徘徊不前,如何使12121更好地发展已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通过分析榆林市12121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拟定相关对策、提出发展设想,以期为更好地开展12121电话气象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
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涉及空域管理、军队和地方政府等部门,使用的高炮、火箭发射架及弹药是火工产品,存在诸多风险较高的安全隐患。目前陕西省有80多个县开展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保证该项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陕西省在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在某些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农业既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又是对气候变化、气象灾害最敏感的行业,是气象服务的重点。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和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增加,农业气象服务已进一步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县级气象部门地处农业生产第一线,是服务最直接、效果最显著的农业气象服务尖兵。近期走访了陕西部分市县气象局,调查了农业气象服务开展情况。
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9日,以陕西省气象局李良序局长为团长的7人赴日本培训考察团,在日本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考察。期间,发达国家东西方文明汇交的综合文化素养、优美整洁的市容、开放富有活力的思维和敬业高效、勤奋严谨、缜密守时的工作态度及作风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先后在东京、富士箱根、小樽、扎幌、神户、京都、奈良、大阪培训学习,参观访问了日本气象厅、国家气象科学馆、国家地震预报台、海洋火山预报中心、国家气象预报中心、WNI、气象株式会社等,与日本国家气象总务部进行了公务交流。培训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气象业务管理、公共气象服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基本情况,重点考察日本发展气象防灾减灾、专业气象服务、精细化预报服务。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02-1号
邮编:710016 传真:
电话:029-86163551 E-mail:sxqxbjb029@163.com
版权所有:陕西气象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