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逐日每6h水平分辨率为1°×1°的再分析资料,分析海
南2002年9月18—21日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暴雨与南海辐合带活动密切相关,华
南沿海的低空急流为暴雨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对流层中层差动涡度平流破坏海南及邻近地区的
准地转平衡,该处的上升运动得到加强;暴雨产生在能量锋附近低层气旋性涡度发展、高层辐散
显著的区域;较强的差动假相当位温平流促使大气层结向对流不稳定发展,导致局地暴雨增强。
分析了陕西春季沙尘暴过程分布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前后环流特征及影响陕西春季沙
尘暴的环流特征量和其他要素;提出了预报思路,建立了预测概念模型和回归统计模型及其相应
的业务流程,在春季沙尘暴过程趋势预测业务中应用,连续9a预测结论正确。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及NEC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2月
22—23日北疆沿天山的局地暴雪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物理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
表明: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为暴雪的出现提供了充分的动力和水汽条件;伊犁河谷的暖性倒槽与
南下弱冷空气的相互作用在局地暴雪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暴雪落区位于“Ω”型低压倒槽东、
西两侧的弯曲区域,也就是冷暖空气交汇的冷空气一侧;暴雪区低层干暖、上层湿冷的大气层结,
配合弱冷空气活动,十分有利于上升运动的触发;暴雪区受局地地形影响在降雪过程中处于迎风
坡气流辐合区,有利于近地层空气的辐合抬升和降雪的持续。
应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加密站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
间隔6h),分析2009年6月8日发生在华北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湿位涡( VMP)的分布对强对流暴雨的发生、落区有较强的指示作用,湿位涡正压项(VMP1)正负
值区(上正下负)垂直叠加的配置有利于强对流暴雨的发生、发展。暴雨出现在850hPa上VMP、
VMP1、VMP2(湿位涡斜压项)正负值过渡带附近,是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地区。θse的
等值线接近垂直的地区非常有利于垂直涡度的增长,有利于强降水发生。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的6h分析资料和FY2C卫星云顶亮温资料,对2009
年7月26日陕西中部的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形成与低层地面中小
尺度辐合系统、卫星云图上β中尺度对流系统等密切相关。深厚、稳定的低涡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的垂直结构及位势不稳定特征为暴雨区强烈上升运动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在对商洛核桃产业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核桃生物学习性需求,结合商洛立地生态气
候资源,找出与核桃种植、产量水平、产品质量有密切关系的气候因子,进行地域分布相似归并,
根据择优选取的代表因子与栽培品种的密切关系,确定组成地理分异明显、彼此较为独立的指标,
利用GIS技术,制作商洛核桃专题气候区划,并进行综合分区评述,为商洛核桃种质资源和产品
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铜川3站1964—2010年春季气温、降水、风、日照等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
铜川春季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铜川春季平均气温为11.6℃,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呈现增暖趋
势,气候倾向率为0.374℃/10a,北部增暖显著,南部次之,中部最小;北部出现≤-2.0℃和
≤-4.0℃的概率较大,中部次之,南部最小;≤-2.0℃出现频率为3.4%~12.4%,≤-4.0℃出现频率为1.1%~5.9%;平均降水量为115.9mm,由北向南递减,降水随年际变化呈减少趋
势,下降最显著的是4月;日照百分率3、5月最小,4月最大,平均总辐射量自北向南递减;地
形原因导致风分布不均匀,平均风速北部最大,南部次之,中部最小,呈现4月明显偏大,3、5
月基本接近的月际变化规律;一日内风速通常夜间较小,午后较大,春季大风一般伴有寒潮,降
温天气;全市大风分布差异很大,北部宜君占53.4%,4月最多,占42.8%。
应用陕西CINRAD-CB雷达资料对衰减订正迭代法及逐库法进行对比试验,发现衰减订
正技术能弥补远距离回波衰减问题;迭代法计算结果最终趋于逐库法且耗费机时较多,因此逐库
衰减订正技术更适合业务运行。逐库法由于逐库的累积计算,距离雷达较远的回波往往会订正过
度,可以应用一定的不稳定判据来解决;强回波较弱回波衰减显著,订正效果也随着距离增加而
减小,因此该方法适用于陕西省非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衰减订正。
利用1986—2008年宝鸡市11个气象站农田土壤水分资料,统计分析宝鸡市旱地土壤蓄
水量盈亏值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渭河流域土壤蓄水量略有盈余外,其它地区不同程度
处于亏缺状态,亏缺最大值出现在千阳崔家头—陇县八渡一带。平均土壤含水率从7月中旬至次
年3月介于凋萎湿度与田间持水量范围内,4—7月初土壤蓄水量亏缺,亏缺最大值出现在6月上
旬,最小值在7月上旬。土壤蓄水量盈亏值存在明显的垂直变化。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1951—2008年陕西5—9月月降水资料选取极端干旱个例,分析其
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470年以来陕西共发生极端干旱事件54次,16世纪上半叶以前和
19世纪末以后属极端干旱高发期,17—18世纪其发生概率相对较低,整体呈两端多,中间少的U
型特征。极端干旱事件发生季节集中在夏秋季,多发区在关中和陕北。
利用从MODISWebFire系统获取的2001—2009年陕西省内的热点数据,采用MODIS
卫星的全球火点监测算法V04,分析得到陕西省地表热异常点发生分布的时空规律:2001—2005
年逐年增加,2005—2009年逐年减少;每年的2—4月和6—7月为地表热异常点多发时段。林区
热异常点的高峰期分别为3月(多发区为陕北的黄龙山林区和陕南的商洛市)及夏收后。
对陕西移动气象短信110多万用户进行移动品牌、入网时长、消费能力、通话行为等特
征分析,预测了市场容量。为陕西气象短信的发展,从统一品牌、产品定位、宣传投入、目标用
户选择和营销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02-1号
邮编:710016 传真:
电话:029-86163551 E-mail:sxqxbjb029@163.com
版权所有:陕西气象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