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西安市区(县)气象局互联网接入方案优化设计
    陈百江 邸永强
    2012(6).
    [摘要](537) [HTML](0) [PDF 648.68 K](1108)
    摘要:
    2  电梯防雷的SPD设计
    何 建 王海新
    2012(6).
    [摘要](467) [HTML](0) [PDF 648.80 K](1089)
    摘要:
    3  GStar-Ⅰ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故障快诊断及解决办法速
    蒋小莉
    2012(6).
    [摘要](530) [HTML](0) [PDF 636.01 K](1002)
    摘要:
    4  欢迎订阅2013年《陕西气象》
    2012(6).
    [摘要](32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5  2011-07-05汉中区域性暴雨过程初步分析
    苏俊辉 史 平 胡江波
    2012(6):1-4.
    [摘要](642) [HTML](0) [PDF 3.06 M](674)
    摘要:

    通过对2011-07-05—06发生在陕西南部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发现,副热带高压在这次连续区域性暴雨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新疆北部冷涡外围的冷空气向南扩散是主要触发系统。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为这次连续暴雨过程提供了间接的动力条件。造成汉中地区5—6日连续区域性暴雨的对流云团其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强降水回的“列车效应”直接导致了局部强降雨的出现;雷达速度图上“0”速度线呈“S”型结构,为产生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提供了维持机制。

    6  2011年陕西省强秋淋天气分析
    韩 洁 李建芳
    2012(6):5-9.
    [摘要](569) [HTML](0) [PDF 2.91 M](921)
    摘要:

    利用陕西省自动站实测的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提供的NEC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9月3—20日陕西省强秋淋天气的环流特征和动力热力学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的强秋淋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降水强度大,强降水日数多,气温持续偏低的特点。连阴雨期间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东亚大槽偏西,印缅槽偏强,即东亚大槽后部的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从贝湖南下至华北,同时印缅槽前和西太平洋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伸至115°E附近,陕西持续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出现近20d的强连阴雨天气。连阴雨期间,西太平洋副高的北抬南撤,急流在40°N附近维持和850hPa上南风的盛行都为连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是这次连阴雨的主要水汽来源,假相当位温的高能区出现在105°E~110°E,能量锋区与此次阴雨的雨带相对应,造成陕西省2011年强秋淋天气。
     

    7  2011年7月两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段桂兰 裴玉侠 胡启元
    2012(6):10-15.
    [摘要](580) [HTML](0) [PDF 4.02 M](676)
    摘要:

    2011年7月5—6日和28—29日陕西出现两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陕西省气象台对两次区域性暴雨的预报均比实况推迟12h左右,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T639物理量,分析两次过程的高低空形势、物理量、卫星云图等。结果表明:7·5暴雨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西风槽东移加深时产生的,7·28暴雨是副高明显北抬,与东移分裂西风槽共同影响,并且南海有热带系统生成时产生的;两次暴雨低空均有辐合切变存在,地面有弱冷空气补充南下;卫星云图上,7·5暴雨为不同尺度的对流单体,7·28为明显高空槽云系;两次暴雨期间均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在暴雨落区预报方面,暴雨区在副高边缘且高压稳定时,暴雨区稳定或沿副高外围向北发展;当副高东退时,在西风带系统影响下,暴雨落区向东移动。
     

    8  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蔡新玲 路岑之 程肖侠
    2012(6):16-19.
    [摘要](583) [HTML](0) [PDF 2.35 M](948)
    摘要:

    利用逐日降水量资料对陕西省1961—2010年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选取暴雨过程平均雨量、最大雨量、暴雨覆盖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单项指标,采用等权重技术方案构建综合指数计算模型。利用重现期和百分位两种方法确定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指标阈值,并对2011年暴雨过程进行了评估定位,结果比较客观,方法简单可行,便于业务应用。
     

    9  达州市近50降雨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于竹娟 肖 鹏
    2012(6):20-24.
    [摘要](798) [HTML](0) [PDF 2.88 M](1550)
    摘要:

    选取1961—2010年的达州市所辖万源、宣汉、达县、开江、大竹、渠县等6个国家气象站降雨量资料,利用距平法、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法、趋势法等对达州市降雨量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达州市年降雨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但异常干旱的年份比异常洪涝的年份偏多,1980、2000年代略偏多,1960、1970、1990年代略偏少;而季降雨量中,夏、冬两季降雨量呈现逐渐增多趋势,春、秋两季则为逐渐减少趋势。年际间降雨量则有丰枯交替变化的规律,且有连续的丰水年和枯水年现象,降雨量连丰、连枯持续时间最长分别为3a,持续丰水年出现的次数多于持续枯水年出现的次数。
     

    10  渭南市近50年秋淋气候特征分析
    田中伟 尹贞钤 许伟峰
    2012(6):25-27.
    [摘要](584) [HTML](0) [PDF 1.68 M](1159)
    摘要:

    利用1962—2011年8—10月陕西渭南市1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渭南市秋淋气候特征,结果显示:渭南市秋淋出现次数年际变化明显,进入21世纪,出现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秋淋强度以弱秋淋所占比例最高。地域分布由北向南增多,具有纬向分布特点。影响范围以全市性秋淋居首,占总次数的60%。
     

    11  近50年宝鸡气温变化趋势及规律
    庞 翻 李建芳 韩 洁
    2012(6):28-32.
    [摘要](602) [HTML](0) [PDF 2.93 M](1037)
    摘要:

    利用1960—2011年宝鸡11个县区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宝鸡市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宝鸡地区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为17.5o C、6.6o C和11.5o C,三者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率分别为0.30o C/10a、0.26o C/10a和0.19o C/10a;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都发生了突变,突变点分别在1994年、1990年和1997年;最高气温在春季升温幅度最大,最低、平均气温在冬季升幅最大;年代际变化显示,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在1990年代以前均为负距平,从1990年代以后为正距平;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出了川道高于塬区,塬区高于山区的特征,最低气温表现出城市热岛效应;宝鸡地区年平均日较差平均值为10.9o C,变化趋势表现为略有增大。
     

    12  延安苹果北扩的气候评估——吴起、志丹与静宁县气候对比分析
    刘志超 孙智辉 雷延鹏 杨 丽 曹雪梅 王文波
    2012(6):32-34.
    [摘要](566) [HTML](0) [PDF 1.78 M](1111)
    摘要:

    通过对比分析1981—2010年延安北部的吴起、志丹与甘肃静宁的气候资料,得出:吴起、志丹水热条件比静宁县优越,气候条件总体上比较适宜苹果生长;但是,冬冷春旱的气候特征造成幼树抽干比较严重,同时花期冻害也相对较多,春季、初夏干旱影响较大。气象灾害风险大,应做好相应防御措施和栽培管理技术,降低损失。
     

    13  探空资料和MM5模拟气象资料在AREMOD模式引用差异分析 模式引用差异
    刘敏茹 王娟敏 陈建文 高 山 王 琦
    2012(6):35-38.
    [摘要](595) [HTML](0) [PDF 2.28 M](1004)
    摘要:

    利用西安市泾河观测站2011年地面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和MM5模拟中尺度气象资料,分别采用AREMOD大气污染预测模式对陕西赛德电气锅炉烟囱排放SO2 进行污染预测,MM5中尺度模拟高空资料与实际探空资料气温和风速有一定差异,但气温和风速随高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计算得到的边界层主要大期污染预测参数基本一致,污染预测结果也较为一致,不存在量级的差异,表明MM5模拟高空资料在大气污染预测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14  基于HJ-1B热红外数据的单通道地表温度反演
    董金芳
    2012(6):39-40.
    [摘要](546) [HTML](0) [PDF 1.24 M](1045)
    摘要:

    用Jimenez-Mufloz和Sobrino提出的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对环境减灾卫星获取的热红外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应用MODIS数据获取所需要的大气水分含量,应用小卫星自身的CCD影像数据进行地表比辐射率估算,获取所需要的地表比辐射率。结果表明,HJ-1B热红外遥感数据完全可以满足定量化应用需要,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15  汉中12121声讯电话拨打量分析
    樊晓玲 向 丽 王春辉 王朝辉
    2012(6):41-43.
    [摘要](573) [HTML](0) [PDF 1.69 M](1059)
    摘要:

    利用2005—2011年汉中12121声讯电话拨打量数据,统计分析了12121声讯电话拨打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各信箱的拨打量特征以及节假日期间的拨打量等。结果表明:2005—2011年汉中市12121声讯电话拨打量和手机用户拨打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5—10月为全年拨打高峰期,夏季拨打量最高,冬季最少;一天当中06—09时和16—21时为2个拨打量高峰期,19时拨打率最高;12121声讯电话拨打量与辖区人口数量成正比,气象灾害多发或12121声讯电话知晓率较高的区域拨打量也较高;公众最关心本地72h天气预报,其次是3~7d天气预报;法定节假日日均拨打量均高于其所在月份的日均拨打量,清明、五一、国庆期间的日均拨打量明显高于春节、元旦。
     

    16  风电场防雷技术初探
    刘 波
    2012(6):44-46.
    [摘要](543) [HTML](0) [PDF 1.75 M](1156)
    摘要:

    针对风力发电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场地土壤电阻率高、雷击危害突出、防雷难度大等问题,结合防雷工程实例,参照IEC61400-24-2010 《风力涡轮机. 第24部分:防雷保护》等行业规范,在分析风力发电机的组成及划分风电场雷击区域的基础上,从风力发电机的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及接地网等方面探讨了风电厂防雷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17  防雷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马宏君 杨温萍 王 琴
    2012(6):47-49.
    [摘要](526) [HTML](0) [PDF 1.81 M](1044)
    摘要:

    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分析了防雷施工项目的特点,列举了防雷施工项目建设中和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雷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对增强防雷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18  红枣干制中的气象问题——以佳县2011年红枣为例
    陈焕武
    2012(6):49-50.
    [摘要](490) [HTML](0) [PDF 1.10 M](622)
    摘要:

    针对佳县2011年红枣采收后,在晾晒制干和贮藏过程中出现的红枣霉烂现象,从这一时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要素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2011年佳县红枣出现大量霉烂现象,是由气温偏高、阴雨天气较多等天气条件造成的。
     

    19  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周慧僚 韦肖林 黎玉梅
    2012(6):51-53.
    [摘要](552) [HTML](0) [PDF 1.68 M](1067)
    摘要:

    对2012年1—5月广西国家级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数据传输质量的常见问题,查找逾限报、缺报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及应对措施,为地面测报业务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经验,减少和避免数据传输环节出现差错,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质量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