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探讨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张颖梅,张聪娥
    2014(5).
    [摘要](535) [HTML](0) [PDF 1.54 M](773)
    摘要:
    2  陕西省春季异常多(少)雨的环流信号研究
    田武文,王越
    2014(5):1-7.
    [摘要](566) [HTML](0) [PDF 7.38 M](692)
    摘要:

    利用1961—2012年陕西省春季(3—5月)月降水量,选取14个代表站,将各月降水量排序,按百分位选取测站异常多(少)雨的月份;选取至少3站及以上能反映区域性降水异常的样本,作为陕西省春季月降水异常的样本,分析表明这些异常降水样本能够代表陕西春季各月多(少)雨月份。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异常多(少)雨月份的同期环流信号,发现陕西春季异常多(少)雨月份的系统配置相反。在异常多雨年,25°N~50°N、70°E~135°E的广泛区域距平场出现东高西低的环流特征;在异常少雨年,该区域距平场呈现西高东低的环流特征。根据上述特征,建立陕西省春季异常多(少)雨月的环流预报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物理意义。由于模型为同期环流模型,分析了气候预测业务中异常多(少)雨月份的预报着眼点。并以2013年3月、5月为例,说明该研究可以用于预测业务。

    3  庐山夏季台风暴雨物理量分析
    肖云,黄绍文,马中元
    2014(5):7-13.
    [摘要](542) [HTML](0) [PDF 3.78 M](845)
    摘要: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庐山夏季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和物理量计算,结果表明:台风是庐山后汛期暴雨或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台风暴雨分为A型和B型两种降水类型;涡度、散度、螺旋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与台风暴雨关系密切,物理量特征阈值对确定台风暴雨预报有一定指导意义;24°N~30°N、116°E~120°E为物理量特征区域,各物理量在特征区域中超过阈值时,庐山极有可能有暴雨发生。

    4  2011年秦巴山区秋季区域性暴雨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2011年秦巴山区秋季区域性暴雨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马晓华,梁生俊
    2014(5):14-20.
    [摘要](531) [HTML](0) [PDF 6.50 M](1028)
    摘要:

    利用WRF对秦巴山区秋季一次区域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与实况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秋季暴雨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暴雨落区位于500 hPa槽前、700 hPa冷式切变的暖区、低空急流轴的左前侧;低空急流携带的暖湿空气与西北路冷空气在陕南秦巴山区形成稳定维持的冷式切变是本次暴雨的主要原因;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与850 hPa偏东急流是本次过程的水汽和能量来源;K指数大值中心的出现在秦巴山区秋季暴雨预报中应予以重视,600~800 hPa高对流有效位能维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5  2011年9月陕西关中一次连阴雨中暴雨过程机理分析
    胡启元,马晓华,侯建忠
    2014(5):21-25.
    [摘要](581) [HTML](0) [PDF 3.49 M](876)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等,对陕西关中2011年9月5—6日的连阴雨中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切变线、陇南低涡、西南急流和地面冷锋为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水汽主要来源于700 hPa;影响系统建立先于强对流云团发展3 h以上;对流云团沿着700 hPa切变线分布区域发展;暴雨时段始终维持强倾斜上升运动;暴雨区落区位于对流云团西侧θse值密集区附近,降水强度随着云顶亮温的降低而增强;700 hPa暖湿气流沿850 hPa冷垫爬升,冷暖交汇偏北,强降水发生在冷平流区。

    6  基于SPEI的陕西近40年干旱时空特性分析基于SPEI的陕西近40年干旱时空特性分析
    贺音 ,张聪娥 ,张黎
    2014(5):26-32.
    [摘要](548) [HTML](0) [PDF 6.64 M](1001)
    摘要:

    根据1971—2012年陕西省96个气象观测站月降水、气温数据计算出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线性趋势分析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0 a来陕西省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干旱化趋势、变率及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1) 陕西地区具有整体干旱变化特征一致的特点,总体呈现出干旱化趋势增强的特征,其中西安地区增强最明显,关中及陕北干旱变率最大;(2)干旱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以秦岭为界将陕西省分为秦岭以南和秦岭以北两大区域,两区域干旱呈现南北相反的分布特征,突变分析表明这种相反分布特征在1994年之后加剧;(3) 从周期上看,整个陕西地区干旱呈准10 a震荡,且关中与陕北地区呈现干旱特征相反的震荡步调。

    7  西安地区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西安地区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
    曹红丽,苏静
    2014(5):32-35.
    [摘要](670) [HTML](0) [PDF 3.36 M](879)
    摘要:

    利用2007—2011年西安泾河基准气候站逐日地面常规气象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西安地区日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及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安年平均混合层厚度日变化在158~1 343 m之间,呈现出夜间小,正午前后大的变化趋势;日最大混合层厚度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11年有所减小,冬半年低夏半年高;年平均日最大混合层厚度与同期降水日呈反向变化,日最大混合层厚度与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8  渭南市冬小麦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尹贞钤,许伟峰,田中伟,冯伟
    2014(5):35-37.
    [摘要](596) [HTML](0) [PDF 1.45 M](1045)
    摘要:

    利用1998—2012年渭南市气象与冬小麦产量数据,利用直线滑动平均模拟趋势产量,结合调和权重法预测趋势产量,采用SPSS200软件对气象产量进行逐步回归,得到年景和定量气象产量预测模型。统计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合计值,得到年景(或定量)预报产量。通过验证,年景和定量产量预报准确率较高。

    9  渭南市雷暴天气的气候及环流特征分析
    肖湘卉,马耀绒,张艳芬,马颖红
    2014(5):38-40.
    [摘要](630) [HTML](0) [PDF 1.46 M](1153)
    摘要:

    利用渭南市11县(区)197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对渭南市雷暴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初、终日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暴北部最多,东南部次之,西南部最少;渭南市年平均雷暴数随年代呈减少趋势;雷暴季节变化明显,6—8月是多发时段,7月是高发期;雷暴初日一般出现在4月中、下旬,终日一般出现在9月中、下旬;一天中19—20时为雷暴的高发期。根据近10 a来5—9月渭南市雷暴出现前12~24 h 500 hPa环流形势特征,可将雷暴天气形势分为短波槽型、副高低槽型、西风槽型和西北气流型4种类型,同时总结出各类型的天气特征。

    10  2013年陕西省雷电活动特征分析
    杨碧轩,高菊霞,王洁,程永进
    2014(5):41-43.
    [摘要](522) [HTML](0) [PDF 1.53 M](899)
    摘要:

    2013年陕西省雷电天气频发,通过对全年雷电监测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全省共发生闪电223 458次,总闪电频次为有闪电定位监测记录以来最高值,闪电集中发生在7—8月,8月份闪电最密集,是有闪电定位监测记录以来8月份的最高值;8月11日的区域性雷电天气过程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8月4日的局地性雷电天气过程发生时间集中、频度大、伴随天气剧烈。

    11  DZZ4和CAWS600型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杨晨 刘杰,薛力
    2014(5):43-45.
    [摘要](553) [HTML](0) [PDF 1.52 M](761)
    摘要:

    对2013年6—11月张家口市气象观测站DZZ4型与CAWS600型自动站的逐时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ZZ4型自动站气温、相对湿度、极大风速和累计降水量数据偏大;气压和2 min平均风速数据则偏小。除受两站仪器安装位置影响外,不同季节环境变化对传感器的性能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均会造成两站数据差异。

    12  如何做好L波段雷达与经纬仪对比观测如何做好L波段雷达与经纬仪对比观测
    张聪娥
    2014(5):48-49.
    [摘要](544) [HTML](0) [PDF 969.54 K](1017)
    摘要:

    为确保L波段雷达测角精度,从技术规定和要求、经纬仪架设地点选择、经纬仪安装等方面就如何做好L波段雷达与经纬仪对比观测作了介绍。

    13  陕西气象远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陕西气象远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岳宏伟,牛桂萍,张景,李琳娜,董小雅
    2014(5):50-52.
    [摘要](525) [HTML](0) [PDF 1.53 M](1052)
    摘要:

    根据陕西气象远程培训现状,分析建设远程学习平台的必要性,围绕培训工作流程和气象远程培训特点,设计远程学习平台的整体构架,介绍气象远程学习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14  “火车头计划”在气象科技和人才保障中的作用“火车头计划”在气象科技和人才保障中的作用
    朱荣增
    2014(5):52-54.
    [摘要](563) [HTML](0) [PDF 1.50 M](1065)
    摘要:

    陕西省气象部门从2012年开始实施“火车头计划”,以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服务能力,增强气象科技骨干人才竞争力,创新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采取了凝练业务服务重点科研领域和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专项经费支持、建立稳定激励机制、创新科研管理评价机制、开拓科技骨干人才培养新途径等措施。实施2年来,科研创新成果丰硕,骨干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业务科技含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为陕西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打造了核心引擎。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