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关中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气象特征分析
    徐娟娟 郝丽 王百灵 樊超 娄盼星
    2018(4):1-6.
    [摘要](1128) [HTML](0) [PDF 4.50 M](1359)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资料、PM25质量浓度资料及HYSPLIT-4模式,对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6日陕西关中盆地一次霾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500 hPa纬向平直气流、地面东高西低的典型环流形势下,稳定的大气层结和边界层逆温强烈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边界层风场存在500 m之下的偏南风、500~1 000 m偏北风和1~15 km的纬向小风速区的三层结构特征,弱偏南风的水汽输送、弱对流不稳定和中高层的弱纬向风的阻挡,使得污染物在边界层内充分混合并堆积。污染物质量浓度与低层风关系密切,当低层为弱偏南风时,相对湿度逐渐上升,PM25质量浓度升高;反之,当气流转为偏北风时,相对湿度明显下降,PM25质量浓度降低。输送至西安的气团路径共有西北、偏南及本地路径三类,西北气流携带的大颗粒污染物、偏南气流的增湿效应及污染物的输送和本地污染源的叠加,共同造成了盆地的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其中直行偏南路径占比最高为38%,本地路径次之,占比25%。
    2  副高边缘西安地区一次短时暴雨分析
    井宇 陈闯 屈丽玮 姚静
    2018(4):7-11.
    [摘要](829) [HTML](0) [PDF 10.66 M](1020)
    摘要: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西安雷达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24日发生在西安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东移短波槽、副热带高压和低层切变共同作用下产生;强降水与对流云团活动密切相关,造成西安地区短时暴雨的β中尺度对流云团具有初生强度大、发生发展迅速等特点;暴雨区水汽通量辐合高值区的形成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聚积条件;暴雨发生前暴雨区低层暖湿条件增强;暴雨发生前和发生时大气层结维持对流不稳定状态;切变东侧上升气流发展,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为暴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  一次暴雪成因及相态演变分析
    谷秀杰 邵宇翔 王友贺 齐伊玲 冯丽莎
    2018(4):12-17.
    [摘要](817) [HTML](0) [PDF 12.80 M](812)
    摘要:
    利用河南省地面气象站监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2017年2月21日河南省暴雪成因及相态演变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700 hPa西南急流及850~925 hPa的偏东急流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东南部暖倒槽的发展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700 hPa与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叠加区域与暴雪区对应较好。当2 m温度大于1 ℃或700 hPa以下温度均高于0 ℃时为雨;当2 m温度小于-1 ℃时或700 hPa以下温度均低于0 ℃时为雪;当2 m温度在±1 ℃之间时,降水相态较复杂,要结合中低空的温度来确定降水相态,即近地层温度(1 000 hPa以下)在1~2 ℃时,并且750 hPa附近有高于2 ℃的暖温层时,降水相态为雨;若低于2 ℃则为雨夹雪或雪。
    4  三门峡一次致灾冰雹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郭兰
    2018(4):18-22.
    [摘要](818) [HTML](0) [PDF 3.26 M](793)
    摘要:
    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 1°×1°6 h间隔再分析资料和三门峡多普勒雷达产品,对三门峡市2017年7月10日的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过程是在高空西北气流背景下产生的,低层切变线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强不稳定层结和垂直风切变的长时间维持是导致对流快速发展并且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干对流环境中的不稳定能量条件下,强对流发生在边界层中的高湿区内;中气旋基本沿着超级单体入流方向前部的辐合区移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跃增和骤降的时间与冰雹和大风发生的时间相对应,指示大风天气的VIL变化值远小于指示冰雹天气的VIL变化值。
    5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安全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罗俊颉 贺文彬 刘映宁 赵志强 张小培
    2018(4):23-28.
    [摘要](1090) [HTML](0) [PDF 825.23 K](798)
    摘要:
    针对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作业站点安全分级管理实际需要,选取人影作业人员、设备、弹药、环境和信息等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评价指标,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简称AHP-FCE法)建立人影作业站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陕西省某人影作业站安全管理水平进行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人影作业站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6  基于CMAQ的大气污染个例分析
    步巧利 洪莹莹
    2018(4):28-34.
    [摘要](756) [HTML](0) [PDF 1.76 M](849)
    摘要:
    2017年5月10日,珠三角出现了区域性的细颗粒物和臭氧“双高”型复合大气污染;5月29日,粤珠三角中西部、粤西、粤北出现了大范围的臭氧污染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1°×1°再分析数据及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大气污染成因,并且首次在珠三角地区利用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拟了5月10日各物理和化学过程对臭氧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1)两次污染过程天气形势相似,850 hPa均有反气旋环流,地面呈均压场,风速较小,且污染当天天气晴好,温度较高;两次过程不同点在于“双高”污染前期NO2质量浓度和相对湿度均较大,且前期PM25质量浓度已经较高。(2)在城市站点,臭氧的主要来源是水平平流和垂直扩散;而在郊区站点,臭氧则主要来源于气相化学,水平平流和垂直扩散。
    7  固原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马强 何云 杨建明 苏发奋 梁继忠
    2018(4):35-38.
    [摘要](778) [HTML](0) [PDF 420.19 K](796)
    摘要:
    利用固原地区6个县区站1986—2017年气温、湿度、云量、风速和降水等常规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BCMI)和度假气候指数(HCI),对固原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固原地区BCMI为4~6级的时期全年至少有5个月,总日数为153 d,为2类气候适宜区。其中彭阳BCMI为4~6级的时期全年有6个月,总日数为183 d,属于1类气候适宜区;西吉、泾源、隆德和原州区BCMI为4~6级的时期全年有5个月,总日数为153 d,属于2类气候适宜区。从BCMI来看,在5—9月来固原地区旅游度假是最为舒适时期,且6—8月BCMI均在5级以下,说明固原地区盛夏舒适,适宜避暑。从HCI来看,固原地区全年适宜出行旅游,其中4—5月和9—10月属于“适宜”旅游,6—8月属于“很适宜”旅游;就固原地区而言,BCMI相对HCI能更好表征出固原地区的气候舒适度;5—9月是最适宜来固原地区度假旅游的时期。
    8  青岛气象官方微博服务的应用与探索
    刘欢 刘金玲 杨凡
    2018(4):39-43.
    [摘要](647) [HTML](0) [PDF 785.26 K](880)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已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平台,开拓了互联网时代气象信息发布的新领域。结合微博平台特点,介绍“青岛气象”官方微博开博以来在公众服务领域中的服务特色,并通过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对“青岛气象”官方微博用户个人特征、兴趣和微博吸引力等各种行为进行挖掘,从而优化信息传递质量。同时根据气象微博调查数据分析内容,提出了发展建议,明确了服务方向,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以便提升气象服务工作水平。
    9  L波段雷达单独测风应急观测与记录处理
    张颖梅 王雯燕 曹梅 杨珍 乐静
    2018(4):43-45.
    [摘要](672) [HTML](0) [PDF 482.70 K](758)
    摘要:
    L波段雷达经过多年业务运行,故障频发,极易造成记录缺测或中断。如何在故障出现时完成观测任务,保证气象数据准确和完整,值班员的应急处置方法及时得当显得尤为重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西安泾河站2017年11月23日02时的一次L波段雷达系统突发性故障为例,从故障研判、仪器准备、数据观测、记录处理、编发报文等方面详细记录了单独测风应急观测业务流程和操作技巧,供同行参考。
    10  简析气象影视节目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及做法
    罗延斌 王艺
    2018(4):46-49.
    [摘要](662) [HTML](0) [PDF 594.85 K](820)
    摘要:
    为了进一步发挥市级气象影视节目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分析柳州市气象影视节目的优势,分别从加强能力建设、丰富节目内容、建立合作机制、录制专题节目、开展灾情调查等方面介绍具体的做法,并提出了融媒体时代气象影视节目的发展思路及方向。
    11  陕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息
    屈直 卢珊
    2018(4):49-51.
    [摘要](815) [HTML](0) [PDF 439.50 K](780)
    摘要:
    通过分析陕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息发布“绿色通道”的现状,发现短信下发速率有限、预警信号内容较长、内部制作审核流程冗长、发布规则不完善等是影响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时效性、实用性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业务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12  脱贫攻坚背景下气象精准减灾的作用、需求与努力方向
    张向荣 韩洁 齐军岐 杨文平 唐军奎
    2018(4):52-54.
    [摘要](822) [HTML](0) [PDF 492.32 K](827)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其中突出强调了精准扶贫。根据宝鸡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片区县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气象精准减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需求与努力方向。指出气象精准减灾要在提升防雹减灾作业能力、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精准助力产业扶贫等三个方面强化能力,才能助力脱贫攻坚。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友情链接